-
学习强国:南京国家农高区:让农业尽显“科技范儿”
智慧农场里,高科技设备日夜守护,农作物长势喜人,焕发着勃勃生机……近年来,南京国家农高区聚焦“智慧农业”,打造具有精准优势的“数字农业”产业集群,将科技带入田间地头。“以前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现在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解决。”在南京国家农高区的中植蓝莓黑莓产业示范园5G蓝莓工厂内,田间管理告别“泥腿子”,工作人员只需在办公室就可以完成相关操作。“在这里,蓝莓所需的湿度、温度、水分和养分,均交给了大数据
2023-09-18 南京国家农高区
-
新华日报:“不需要养猪就可以吃到猪肉?”揭开细胞培养肉的“神秘面纱”
近年来,以“素鸡肉”“素牛肉”等为代表的植物人造肉已不罕见。如今,一种新的人造肉出现引发关注,即细胞培养肉。这是不需要养殖动物就可以吃到的肉,是真正的肉类。国际上,细胞培养肉产业已取得重大进展,美国于今年首次审批通过了两家细胞培养肉公司的产品在当地生产销售。在国内,也有不少公司和高校深耕细胞培养肉领域多年。前不久,第二届未来食品产业创新发展峰会在南京召开,作为国内细胞培养肉行业的领军专家,南京农业
2023-09-04 南京国家农高区
-
紫金山新闻:这颗“小果子“,何以走红大市场?
进入蓝莓季,位于南京国家农高区的中亮有机农场内热闹非凡,这里每天除了要接待约300人次的采摘游客,还要源源不断向欧美地区发货。“今年蓝莓增产约三成,预计还是供不应求。”中亮有机蔬果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臧泉乐呵呵地说。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蓝莓成熟上市之时。近年来,曾经“小众”的蓝莓,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消费者的追捧。在2023南京国家农高区蓝莓文化旅游节加持下,今年溧水蓝莓销售火热,莓农、企业订单
2023-07-04 南京国家农高区
-
南京日报:喜上“莓”梢!小蓝莓长出亿元大产业
每年的6月中旬,时值蓝莓挂果,恰逢梅雨季,此时雨水正是蓝莓的“催肥剂”。北宋词人周邦彦曾形容江南的梅雨季为“雨肥梅子”,在南京蓝莓果农眼中则是“雨肥蓝莓”。连日来,记者走访南京多家蓝莓园获悉,今年蓝莓产量相比去年至少增加50%,有望迎来收获“大年”。南京是我国最早开展蓝莓种植的地区之一,自上世纪80年代起就在溧水区白马镇引种栽培。目前全市除了江北新区和栖霞区以外,各区都有蓝莓种植业务,全市种植面积
2023-06-13 南京国家农高区
-
交汇点新闻:无人农场,科技入场!科技种田“全家桶”南京亮相
交汇点讯 11月10日,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袁村的一处农场里,日照稻浪,遍野稻香,好一片秋日“丰”景。一辆测产收获机徐徐驶过翻腾的稻浪,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粒粒饱满的稻粒落入收获机的“肚子”,远处的田地里,一辆施肥车正在给土地施肥。奇怪的是,田间只见机器运作,却鲜有人迹。原来,这是江苏省重点现代农业研发计划“智慧稻麦无人农场的构建与应用示范”考察交流会现场,338.5亩的智慧稻麦无人农场中,由南京神
2022-11-24 南京国家农高区
-
南京日报:溧水白马:加强统战工作 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近年来,白马镇注重加强海外统战工作,积极服务开放型经济,抓住南京国家农高区的发展机遇,注重实效、灵活多样,走出去、请进来,充分发挥园区联系海外的优势,为招商引资和经贸合作牵线搭桥,做好海外招商引资工作。11月10日下午,第八届跨国技术转移大会澳大利亚专场活动在南京国家农高区成功举办。江苏南京白马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张震宇表示,南京国家农高区近年来重点面向澳大利亚、法国、荷兰等农业科
2022-11-24 南京国家农高区
-
学习强国:50堂精品思政课亮相 红色李巷推进高水平“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11月18日上午,红色李巷精品思政课发布暨江苏高校马院“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思享会在溧水红色李巷成功举办。四大高校马院共建、50堂精品思政课发布、乡村振兴大讲堂揭牌。以思政课程传承红色精神,以党建教育推动乡村振兴,促进红色教育创新发展。四大高校马院共建 50堂精品思政课程亮相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建华、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智、南京理工大
2022-11-23 南京国家农高区
-
南京日报:“最强大脑”云集,未来发展可期——南京国家农高区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江苏南京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位于溧水区白马镇,作为长三角目前唯一的国家农高区,自2019年批复建设以来,在省、市、区的大力关心支持下,园区对照“两区一地”建设重大使命和“绿色智慧农业”发展主题,坚决扛起“国家队”责任,努力建设国际农业科技合作示范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振兴乡村样板区。近三年来,南京国家农高区快速发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根据规划,到2035年,预计园
2022-10-31